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贫困村域发展研究——以吉林省通榆县陆家村为例
2021-09-25分类号:D632.4;F323.8
【部门】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目的]易地扶贫搬迁是助推村域重构、促进村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典型案例的经验与不足,对于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文章基于吉林省通榆县陆家村的实地调查,客观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与成效,总结易地扶贫搬迁的模式、经验、存在问题,剖析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贫困村域发展的机制。[结果]陆家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更为健全、建设用地更为集约、集体土地实现股份化改革、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乡村治理结构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年收入均大幅提高。[结论]易地扶贫搬迁可有效促进贫困村域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组织上全面重塑提升,但当前模式存在资金筹集难、房屋不动产登记慢、原地不搬迁户的后续处置问题,在推广中应注意农民财产补偿、后续产业发展、政策适用区域、集体资产处置等事项。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贫困村域发展机制为:以人为核心的政府、村委会、农户、合作社等多元主体在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与资金的统筹支持下,将农民补偿与安置搬迁相结合、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相衔接、新村建设与生态修复相关联,形成多重保障多轮驱动的发展链条,有效消除或改善了村域致贫因素,促进村域人口—土地—产业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从而实现村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改善与发展。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 贫困村 土地整治 乡村重构 乡村振兴
【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土地整治促进农村区域发展研究”(LBH-Q17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水平评价与战略驱动机制研究”(18AJY01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