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沼气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和未来方向研究——基于河南漯河地区的典型案例分析

2021-07-13分类号:F323.214

【作者】罗尔呷  张宇  冯祎宇  朱立志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目的]我国沼气发展历史较长,但诸如沼气利用率低、成本较高、产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发挥我国沼气资源优势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绿色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寻求新型绿色能源,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沼气发展道路,在一系列的新型能源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沼气产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但是,制约于多方管理、实施力度不到位等问题,沼气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总结我国沼气产业发展历程和模式,对成功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对推进我国沼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本文结合我国沼气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针对河南漯河地区沼气三种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分别计算不同模式下典型项目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结果]研究认为特大型沼气发电工程项目综合产业园模式的典型项目、大型养殖场综合利用模式的典型项目和户用沼气-沼气服务公司模式的典型项目中的单个农户的综合效益的净现值分别为4 626.25万元、874.11万元和1737.73元,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6.04%、40.19%和24.76%。户用沼气-沼气服务公司模式中的沼气服务公司也可以通过灵活经营决策实现盈利,保持其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即使排除了政策因素,三种模式的综合效益的内部收益率仍可达17.48%、20.80%和14.76%。三种模式分别适合沼气原料丰富、易于产业化的地区,养殖场等原料产生、产物利用需求稳定的地区以及污水处理系统较差但交通相对较为便利的农村地区。[结论]我国各地沼气产业要充分考虑本地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着眼规模生产、政策执行和盈利模式等实际发展问题,参考漯河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沼气产业  发展模式  典型案例  成本收益分析  发展经验
【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ASTIP-IAED-2020-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项目“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CAAS-ZDRW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