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粳稻生态效率的演变与区域差异研究

2021-07-13分类号:F326.11

【作者】史琛  金涛  李在军  李欣  
【部门】扬州大学农学院  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  
【摘要】[目的]运用生态效率的方法,评判粮食生产能否协调好口粮保供、粮农保收和生态保育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以生产力和赢利性双重目标为约束,以碳排放和农田污染为非期望产出,运用DEA-SBM模型,以粳稻主产省为测评对象,分析我国粮食连年丰产期粳稻生态效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诊断生态效率的短板。[结果]2004—2018年,我国粳稻生态效率年平均值为0.858 4,无明显上升趋势,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东北稻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江苏、安徽,以及西南稻区的云南,粳稻生产处于生态相对高效水平,华北稻区和西北稻区则处于生态相对低效水平;生态效率损失主要由农化物资及排灌费的高投入,以及非期望产出的高冗余造成。[结论]我国粳稻实现高产的环境代价仍较大,全国粳稻生态效率地域差异明显,未来粳稻生产可适当向生态相对高效区域集中。
【关键词】生态效率  粳稻产区  产投系统  冗余分析  时空分异
【基金】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苏研究院2019年咨询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水稻生产大面积绿色优质高效发展战略研究”(JS2019ZD01-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