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运作机制及政策启示

2021-07-13分类号:F326.11;F326.4

【作者】张康洁  刘旭  尹昌斌  师博扬  易小燕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阐明其运作机制,为推进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优化建议。[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宏、中、微观层面探究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运作机制、主要做法、经验及问题。[结果](1)总结出湖北“虾稻共作”的 3种典型发展模式,分别为“家庭农场”模式、“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和“全产业链”模式;(2)剖析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发展主要源于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双导”推动、产业链利益共享的建立和各主体要素互补的形成;(3)阐明了政策扶持、品牌创建和宣传、全产业链经营、技术研发与虾稻共作标准、可追溯体系建立是虾稻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与经验。[结论] 针对虾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全省共创虾稻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市场监管、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衔接机制和延伸虾稻产业链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虾稻共作  产业发展  典型模式  案例分析  湖北潜江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于土地承包期延长背景下的农地经营行为与耕地质量提升对策研究”(1610132018010);; 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咨询项目“长江中游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之课题一“长江中游生态文明发展总体研究”(2019-ZD-19-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