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两制”差别化生产概念理论研讨分析
2021-10-27分类号:F322
【部门】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农业生产源头关乎到农产品安全,当前学界就农产品"一家两制"差别化生产相关研究已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影响社会舆论对食品安全的判断。[方法]文章以19个村庄的调研为基础,检视"一家两制"概念及其理论预设后发现,农产品"一家两制"的差别化生产并非普遍而只是个别现象,已有研究存在证据不足和社会误读等问题。[结果](1)自留地因素是农产品"一家两制"差别化生产的主要证据,但该文认为自留地作为特殊的历史产物不应被纳入农产品差别化生产研究范畴。(2)农产品有差别的生产方式并不完全是农户有意为之的行为,也有无意之举或农作习惯等因素。(3)多元理性的逻辑模型与当前农业生产现实并不契合,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均难以有效解释农户农业生产行为。(4)"一家两制"理论存在消极的重建食品安全信任、对农户的道德谴责和加剧消费者不信任的弊端。[结论]已有"一家两制"概念及其理论研究存在解释力和契合度不足等问题。食品安全治理需从多元主体出发,而不应单纯将农产品安全问题归因于小农户。
【关键词】“一家两制” 差别化生产 误读 农作习惯
【基金】山西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产消互动视角下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研究”(2018YJ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