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改进的中国各地农业生态效率研究

2021-07-25分类号:F323.22

【作者】廖佳佳  赵耀  陈甜倩  冯喆  赵华甫  吴克宁  
【部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为提高全国农业资源利用率,推动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两型农业",对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展开研究发现,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产出,但在当前生态效率研究中未得到充分体现。文章通过量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利于权衡农产品供需关系,更好以农田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福利为目标来开展农业生产。[方法]文章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期望产出之一,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4个农业效率研究区域。运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良好,平均值为0.945,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东北>西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2)影响全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为土地投入、机械投入、化肥投入和水资源投入。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与农业生态效率呈正向相关。土地、农药、劳动力、机械、水资源、化肥、农膜和能源投入、农业产值及碳排放均与之呈负向相关。其中农药投入是最为显著的抑制因子,控制农药投入是提升全国农业效率核心因素。(3)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异格局是多层影响因素叠加而成,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源要素消耗的过量与农业碳排放过多。[结论]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整体上发展较好,但各省市的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仍有上升的空间。从投入产出冗余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源要素消耗的过量与农业碳排放过多。在发展中着重加大区域对农业土地的开发投入、推广机械科学技术、减少化肥等污染物投入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用水技术,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农业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环境因素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生态多过程耦合模拟与优化调控”(42071284);“北京及周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簇与景观的共现及驱动机制研究”(41901261);; 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1CNLSO20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