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外源信号物质对马尾松幼苗松针挥发物的影响

2021-10-11分类号:S763.7

【作者】谢俊康  陈虎  谭健晖  罗群凤  汪挺  杨章旗  
【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师范大学  
【摘要】【目的】研究马尾松幼苗松针挥发物的组分及其在外源信号物质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为松针挥发性物质在抗病虫害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抗病虫害马尾松的选育工作具有参考意义。【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6种信号物质对马尾松幼苗进行喷施,摘取处理后的马尾松针叶,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不同处理下松针挥发物的组成及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总共分析和鉴定出22种挥发物组分,其中单萜6种,倍半萜12种,醇类2种和酯类2种。浓度较高的赤霉素(GA)和水杨酸(SA)处理后,单萜和α-蒎烯相对含量有所上升。不同浓度乙烯(ET)处理后,单萜和α-蒎烯相对含量均降低,但它们的变化程度不大。过氧化氢(H_2O_2)在较低的处理浓度下,单萜和α-蒎烯相对含量降低明显。茉莉酸(JA)和脱落酸(ABA)处理后,单萜和α-蒎烯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不同外源信号物质处理后,可以改变松针中单萜和α-蒎烯的相对含量,但是α-蒎烯和单萜的相对含量的关系不变。【结论】外源信号物质处理可以引起松针中各挥发物组分的变化,挥发物组分变化与外源信号物质的种类及浓度有关。可以通过外源信号物质的作用,调节松针挥发物组成以达到抗病虫害的目的,进而减缓长期药物喷施带来的环境污染。
【关键词】马尾松  松针  外源信号物质  挥发物  相对含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348,31660219);;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925400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AA294057,2019GXNSFDA245033,2019GXNSFBA245064);; 广西八桂学者专项“松树资源培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和“松树抗逆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