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协同的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框架构建及其测算
2021-07-15分类号:F323.211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为构建国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创建国家层面的耕地保护补偿框架,测算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本研究基于生态补偿理论和发展权理论,通过构建耕地保护补偿分析框架,采用国家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补偿测算方法和发展权测算方法,从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补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耕地面积存在盈余,盈余面积为1 267.89万hm~2;耕地赤字省份和盈余省份各13个,其他为耕地平衡省份;2)耕地生态补偿总支付额为474.52亿元,总受偿金额为355.15亿元;耕地生态补偿的受偿省份和支付省份均为13个;3)全国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为84.85万元/hm~2,高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8个,低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23个;4)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是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未来占用耕地数量与单位面积耕地发展权价值的乘积之和,最终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每年的给付标准。
【关键词】耕地保护补偿 区域协同 补偿理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0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5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121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