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新遗传连锁图谱的豇豆抗豆象QTL定位

2021-11-16分类号:S436.43

【作者】王彦  范保杰  曹志敏  张志肖  苏秋竹  王珅  王学清  彭秀国  梅丽  武玉华  刘少兴  田胜民  徐俊杰  蒋春志  王伟娟  刘长友  田静  
【部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石家庄市植物园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张家口市崇礼区植保站  
【摘要】【目的】豆象是危害豇豆最主要的仓储害虫。发掘豇豆抗豆象基因为抗性品种的选育,以及减少豆象对豇豆生产的危害奠定基础。【方法】以中豇1号(感)和Pant-lobia-1(抗)为亲本构建的包含282个株系的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人工接种法分别对282个株系接种绿豆象和四纹豆象,进行抗豆象表型鉴定,并利用两亲本对3 992个来源于绿豆、小豆和豇豆的SSR标记进行多态性筛选,然后利用筛选到的多态性标记对282个株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最后结合RIL群体各株系抗豆象表型鉴定数据和基因型分型数据,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ADD)进行抗豆象QTL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定位豇豆抗豆象基因。【结果】中豇1号和F1籽粒的被害率均为100%,Pant-lobia-1籽粒的被害率分别为22.5%和42.5%。推测Pant-lobia-1对绿豆象和四纹豆象的抗性均为隐性遗传;筛选到182个多态性标记,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连锁群的豇豆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1 065.23 cM,相邻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5.85 cM;经2种豆象处理,分别在连锁群1和连锁群5上检测到2个稳定的QTL位点,暂定名为vubr1-1和vubr5-1,其中vubr1-1位于标记XD11-44和HAAS_VR_2274之间,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7.6 cM,在2种豆象处理中分别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7.16%和6.92%;vubr5-1位于标记XD1-14和CP185之间,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2.90 cM,在2种豆象处理中分别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6.96%和6.37%。【结论】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连锁群、182个多态性标记的豇豆遗传连锁图谱,检测到2个与抗豆象相关的QTL位点。
【关键词】豇豆  SSR  抗豆象  遗传图谱  QTL定位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0700/2019YFD1000703);;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8);;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19226353D);;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HBCT2018070203);; 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01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19-4-02-0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