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资本下乡初期村庄获得发展性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对2000年前后村庄抽样调查数据的再分析

2021-06-15分类号:F323.9

【作者】李丁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中心、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摘要】本文使用2003年中国科学院"农村贫困与发展"项目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对1998—2003年被调查村庄吸收外来发展性投资的情况进行了概要描述,并对农村社区是否成功引进发展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1世纪初期,农村发展性投资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及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投资具有扶贫性质;基础投资环境(人口条件、土地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对吸引外来投资的作用有限,甚至为负;村庄社会政治资源是影响发展型投资获得的重要因素,村庄是否出过县级及以上政府官员、是否有农民专业组织、基层治理环境等对农村是否获得发展投资作用巨大。总结而言,相对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更大的影响。在政府主导资本下乡的阶段,这一运作逻辑有利于落后地区获得发展资金,但可能由于对投资环境的考量不足、行政权力与人情关系的渗透使得农村发展投资效率低下,这也制约了农村发展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扩大了地区内部不同村庄间的分化。这些关键因素和机制在民间资本逐渐成为下乡资本主体的今天仍然会产生重大影响,值得进一步跟进和研究。
【关键词】发展性投资  资本下乡  营商环境  社会资本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优先关注课题(AAA130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