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互助合作能否增进农户主观福利?——基于苏北经济薄弱地区的调研数据
2021-11-10分类号:F323.6;F832.7
【部门】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从农民幸福感、金融安全感、身份认同感三个角度考察农户参与资金互助合作的影响机制和主观福利效应,并利用江苏省苏北经济薄弱地区连云港、盐城和徐州三地46家资金互助合作社、450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参与资金互助合作显著增进了经济薄弱地区农民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金融安全感,而对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当慎重看待合作的福利效应;加入控制变量后,家庭土地经营面积、借贷资金发放时间、户主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水平和农户家庭收入也对农户主观福利产生了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稳步推进经济薄弱地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试点,构筑高效稳定的社会网络,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强化政府扶持和配套制度保障,提升农户整体福利水平,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资金互助合作 农民幸福感 金融安全感 身份认同感 经济薄弱地区 有序Probit模型
【基金】江苏省生产力学会开放课题“后疫情时期农村产业融合保障机制及路径优化”(JSSCL2020B014);;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空间溢出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减贫效应研究”(KYCX21_1826)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