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幽门盲囊早期发育的组织学特征
2021-07-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要】采用组织切片、H.E和AB.PAS染色技术对不同日龄鳜(Siniperca chuatsi)的幽门盲囊数量、组织学特征以及黏液细胞类型和分布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15日龄鳜在胃肠之间左腹侧有1枝幽门盲囊开始发育;20日龄鳜在肠下方右腹侧出现1簇幽门盲囊;25日龄鳜在胃肠之间右腹侧和肠下方左腹侧各出现1簇幽门盲囊;随着日龄增加,鳜的幽门盲囊数量继续增加。20、30、40、50和60日龄,鳜的幽门盲囊数量分别为(25±2)、(75±2)、(123±4)、(155±7)、(190±5)条。幽门盲囊的长度、肌层厚度及内侧的皱襞数量也随鳜发育日龄而呈现递增趋势。幽门盲囊由多枝汇集成簇,每枝在中部产生2个分支,盲囊顶部比基部皱襞数量少且长度短。幽门盲囊黏液细胞以Ⅱ型为主,Ⅳ型次之,Ⅲ型最少,未见Ⅰ型黏液细胞,盲囊基部黏液细胞数量显著多于顶部。
【关键词】鳜 幽门盲囊 器官发生 组织学
【基金】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6)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