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休闲渔船拖网标准化改造前后渔获物中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2021-08-05分类号:S932

【作者】肖祎  蒋日进  印瑞  王静  陈峰  钱卫国  周永东  
【部门】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摘要】为了解休闲渔船体验式拖网标准化改造对乐清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在2016年网具改造前和2017年网具改造后的春、夏季于乐清湾海域进行游泳动物底拖网调查。结合相对重要性指数、种类更替率、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网具标准化改造前后渔获物中游泳动物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网具标准化改造前后游泳动物群落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年春季共有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夏季共有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小黄鱼、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和刀鲚(Coilia nasus)。网具标准化改造后:春季渔获物中游泳动物的平均丰度由5.91×10~4 ind./km~2降低至2.72×10~4 ind./km~2,夏季平均丰度由9.76×10~4 ind./km~2降低到3.45×10~4 ind./km~2;春季平均生物量由310.87 kg/km~2提高至356.07 kg/km~2,夏季由444.90 kg/km~2提高到515.90 kg/km~2;渔获物中的小黄鱼、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和刀鲚等重要经济种的平均体长显著大于改造前,部分站位的三疣梭子蟹的甲宽和小黄鱼的体长显著增大;重要经济种的幼体比例降低,小型饵料生物种类的优势度有所下降。综上所述,休闲渔船体验式拖网标准化改造对重要经济种类的幼体和饵料生物有一定的保护效果,有利于对乐清湾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境保护,但渔获物中幼体数量仍占有较高的比例,说明网具规格需要进一步改进。该结果可为休闲渔船的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休闲渔船  体验式拖网  网具  标准化改造  游泳动物  群落结构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D0900805);;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LGN20C190012)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