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主产区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
2021-06-09分类号:TV213.4;F426.2;F326.11
【部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从时空维度对粮食主产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粮食主产区未来5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水—能源—粮食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时间上看以波动上升为主,从空间上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地域差异;未来5年粮食主产区水—能源—粮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将持续改善,由良好协调向优质协调过度,但局部地区发展滞缓。基于此,提出建立健全相关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水—能源—粮食协调发展的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能源—粮食 耦合协调 粮食主产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虚拟资源流动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6BJY026);; 河南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导向下我国区际农业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研究”(2018GGJS081);; 河南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项目“产业区域与资源方向”(2020-cx-005);; 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生态与农业双安全目标下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19A790016)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