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与“东盟+”的关系:替代还是互补?
2021-10-09分类号:F13;F125
【部门】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东盟+"与"中日韩+"都是重要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那么,从亚洲国家决策与权衡的角度看,两种模式之间究竟是替代性占主导还是互补性更有优势?对称性程度如何?在各个次区域的异质性又如何?文章在分析"东盟+"模式与"中日韩+"模式特征与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构建联立Tobit模型检验两种模式的相互关系、对称性与异质性,并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东盟+"模式与"中日韩+"模式主要以相互促进的互补性关系为主导,但是,二者之间的互补程度并不对称。全样本区域内,"东盟+"模式对"中日韩+"模式的互补性要大于"中日韩+"模式对"东盟+"模式。而在东亚南亚子样本区域内,"东盟+"模式对"中日韩+"模式的互补性则要小于"中日韩+"模式对"东盟+"模式。中亚西亚子样本区域内,"东盟+"模式对"中日韩+"模式的互补性要大于"中日韩+"模式对"东盟+"模式。另外,要素禀赋、距离以及发展程度对一国是否选择两种模式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中日韩+”模式 “东盟+”模式 区域经济合作 替代与互补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日韩+’模式对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与我国的策略研究”(批准编号:20BGJ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