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人民币货币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的新证据

2021-07-07分类号:F822

【作者】张莹莹  
【部门】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运用修正的两步Frankel-Wei模型测度了人民币在全球109个经济体的货币锚效应,然后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着重分析上述经济体选择锚定人民币和锚定人民币权重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地区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人民币已成为49个经济体的货币锚,并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近年来,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在波动中逐渐增强。上述经济体选择锚定人民币和锚定人民币权重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大差异,其中,贸易渠道是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主渠道,其他经济体对中国贸易依存度越高,越有利于其选择锚定人民币。在锚定人民币权重方面,贸易渠道的影响有所下降,金融渠道和全球外生冲击开始发挥重要影响。其中,货币政策同步性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对锚定人民币权重有利,而国际原油价格和全球风险指数均对其不利。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地区在上述方面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以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发挥货币锚效应。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锚效应  Heckman两阶段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动态影响及调节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5BJY154);; 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人民币国际计价货币职能研究:影响因素及推进路径”(20092342-Y)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