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化的来源国劣势研究——基于组织身份视角
2020-06-30分类号:F276.7;F272.3
【部门】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来源国劣势是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严峻挑战,但当前学术界对其如何克服来源国劣势缺乏理解。本文基于组织身份与意义给赋理论,采用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方法归纳来源国劣势的形成机制及其克服机制。研究发现: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在发达国家面临的来源国劣势主要由组织身份误解引起;新兴市场跨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机制克服来源国劣势,目的是弱化来源国对其组织身份的负面印记,消除身份误解;组织身份意义给赋包括“话语”机制和“信号显示”机制,两种机制相互补充、持续厚化。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来源国劣势、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意义给赋相关理论,也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逆全球化”双重叠加背景下克服来源国劣势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兴市场跨国企业 来源国劣势 组织身份 意义给赋 话语机制 信号显示 国际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劣势克服机制研究:基于‘认知创业’视角”(719021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企业逆向跨国并购后的组织身份管理模式研究:影响因素、动态演化与并购绩效”(18YJC63022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来源国劣势对逆向OFDI绩效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2019M661001);;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国际产能合作与界域治理机制研究”(2016JWZD20)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