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利用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产量相关性状QTL

2020-06-28分类号:S565.1

【作者】王艳殊  田雨  张佳楠  许世超  董全中  李文滨  李文霞  宁海龙  
【部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摘要】为探明大豆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定位控制这些性状的QTL进而提高大豆产量,以4个产量相关性状差异较大的大豆亲本配制双交组合(垦丰14×垦丰15)×(黑农48×垦丰19)衍生的包含160个株系的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FW-RIL)为材料,在哈尔滨(2013-2015年)和克山(2013,2015年)种植,获得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质量的表型数据,结合已经构建的包含275个SSR标记的大豆遗传图谱对产量相关性状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在多个环境下重复稳定检测到产量相关性状的QTL 28个,其中10个株高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在3.20%~11.72%,3个主茎节数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分别为6.55%,5.70%,3.77%,9个单株荚数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在2.60%~11.25%,4个百粒质量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在3.83%~9.35%,2个单株粒数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分别为8.58%,7.52%;28个多环境重复检测到的产量性状QTL,其中16个QTL是本研究新检测到的,12个与国内外报道过的产量相关性状QTL位点一致,说明QTL检测准确率较高。利用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定位控制产量相关性状的QTL,为利用分子标记改良大豆产量潜力提供了有力手段。
【关键词】大豆  产量  QTL定位  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
【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归国项目(LC2016010)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