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覆盖方式对河北平原春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2020-06-28分类号:S513

【作者】徐鹏飞  杜雄  孙小诺  高震  边大红  崔彦宏  
【部门】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保定市气象局  
【摘要】针对河北省地下水压采区水资源严重亏缺和区域春玉米如何高效用水的问题,研究了秋季实施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以先玉335为材料,在大口期灌水75 mm(W)和雨养旱作(R) 2种条件下,设置土下无孔地膜覆盖(PM)、有孔土下地膜覆盖(P0M)、玉米秸秆覆盖(SM)、常规露地(NP)等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土壤耗水及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雨养旱作条件下,土下地膜覆盖产量较NP提高18.0%~24.9%,SM产量和NP差异不显著。在雨养旱作条件下,PM、P0M和SM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NP提高了50.5%,41.0%,12.0%,而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3.2%,54.6%,19.1%;PM和P0M的节水效果显著好于SM,灌水条件下的结果与雨养旱作条件下相同。灌水增加产量的同时也相应增加了耗水量,覆盖下耗水增加的幅度大于增产的幅度。农田周年土下地膜覆盖可有效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非生长季对土壤水分的蓄存,达到了"秋水春用"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春玉米  覆盖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908);; 河北省青年优秀拔尖人才专项基金;; 河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梯队建设基金(TD2016C204);; 河北省玉米产业体系(HBCT2018020202)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