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岛刺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综合评价
2020-06-23分类号:S937.3
【部门】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
【摘要】为全面掌握小石岛刺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状况,于2012~2018年对该保护区的水环境、沉积物环境、海洋生物生态、保护生物资源概况和主要保护对象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分别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_(i))、有机污染指数(A)、生物多样性指数(H′)、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单倍型多样度指数和核苷酸多样度指数进行分析评价。11个航次的监测中,海水除2016年5月无机氮超标(P_(i)=1.08)、2017年8月无机氮超标(P_(i)=1.31)且水质开始受到有机污染(A=1.001)外,其他所有参数均符合海水评价标准。沉积物均符合国家一类质量标准。海洋生物多样性通常处于较高水平(H’≥2),但2016年5月和2017年8月浮游植物多样性偏低(H’=0.45、H’=0.28),2018年5月小型浮游动物多样性偏低(H’=0.77)。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近年来刺参密度从约2个/m~(2)逐渐增加至3~5个/m~(2)。2012年和2018年刺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单倍型多样度指数为0.995和0.993,核苷酸多样度指数为0.039和0.037)且无显著遗传差异。综合评价认为,该保护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良好,但需要防控海水无机氮污染风险。
【关键词】小石岛 保护区 资源环境 综合评价 刺参 遗传多样性
【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2017-2020)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