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Paxillus ammoniavirescens菌的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020-06-15分类号:S646
【部门】长江师范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摘要】[目的]对野生食用菌进行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其进一步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DNA 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一野生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由新鲜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纯菌株为Paxillus ammoniavirescens,其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适pH为4.5。[结论]卷边网褶菌菌丝体液体培养的最佳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0 g,蛋白胨2 g,KH_2PO_4 3.0 g,MgSO_4 4.5 g,水1 L。按此配方培养,可获得平均干质量为80 mg的菌丝体,明显高于其他配方。
【关键词】Paxillus ammoniavirescens 菌种分离 转录间隔区(ITS) 系统发育学 生物学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0019);;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项目(KJQN201901427);; 长江师范学院2018年人才引进项目(0107/011160022)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