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学习过程的中介作用

2020-06-15分类号:G633.3

【作者】邱静远  周洁  汤晨晨  吴瑞林  
【部门】教育部考试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基于性别差异的角度,通过测验和问卷,对青海省共和、贵德、同仁三县1072名寄宿制藏族初三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在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过程及汉语成绩的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学生层和班级层的研究模型,进而分析学习过程的中介作用,特别是性别、表面过程、深层过程与汉语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学习过程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倾向于使用表面过程,女生倾向于使用深层过程;表面过程对汉语成绩的负效应显著,深层过程对汉语成绩的影响效应不显著,表面过程在性别与汉语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也就是说,青海藏族初中生的汉语成绩存在性别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差异是由男生倾向于使用基于复制、机械记忆的表面过程引起的。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正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的性别差异,注意提高男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鼓励男生降低表面学习动机和减少表面学习过程的使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双语教育  性别差异  学习过程  汉语成绩  中介作用
【基金】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2017年度课题“新旧版本考试的分数可比性研究——以MHK为例”(项目编号:GJK2017032)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