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Z大学为例
2020-06-15分类号:G642
【部门】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摘要】本研究通过编制"民族院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水平与培养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采用SPSS 18. 0和Amos 17. 0进行统计分析,对民族院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水平及培养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民族院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整体为中上水平,且二、三、四年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民族院校课程与课堂、课外实践两个主渠道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课程与课堂的作用更大;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专业、母亲受教育程度等背景因素对其跨文化能力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母亲受教育程度因素的影响高于民族因素和专业背景因素;民族院校的国际化活动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影响作用不大。建议民族院校继续深化课程与课堂、课外实践等人才培养主渠道的质量内涵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关键词】民族院校 人才培养 跨文化能力
【基金】2019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北京普通高等院校自主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模式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民族院校混合式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项目编号:2020QNPY74);; 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校级课程建设项目“大学英语(一、二)”(项目编号:KC2074)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