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经济阻碍了地区创新吗
2020-06-12分类号:F124
【部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深圳市统计学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研究中心
【摘要】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正规经济部门与隐性经济部门的DGE模型,测算了全国各省1998—2016年的隐性经济规模,并利用1998—2016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全面FGLS模型估计了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各省隐性经济平均规模从1998年的12.8%下降到2016年的10.6%,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隐性经济通过灰色竞争、吸引人才以及降低外来投资的科技外溢效应显著降低了地区创新水平,但这一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即,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阻碍效应在西部地区最显著,中部地区明显减弱,在东部地区则呈现出正相关。为减小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阻碍效应,不仅要通过减少政府管制和税收负担控制隐性经济规模,同时还要通过提升法治水平、维护市场公平以及加强产权保护等措施来限制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隐性经济 创新 灰色竞争 DGE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分权、公共治理与隐性经济研究”(编号:17BJY231)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经济探讨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