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泷六线鱼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2020-06-09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摘要】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高变区部分序列和4对微卫星标记,对大泷六线鱼放流群体及自然海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413尾个体共检测到单倍型117种,其中仅Hap_3、Hap_7、Hap_17为共享单倍型,占总单倍型数目的2.5%;放流、野生群体特有单倍型分别为20种和66种,分别占总单倍型数的17.09%和56.41%,放流群体特有单倍型数明显低于野生群体;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005 1~0.006 7、0.005 8~0.007 5,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856 7~0.949 9和0.883 1~0.954 9,遗传多样性均较高。微卫星标记分析结果显示,放流、野生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分别为13~44和13~2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85 6和0.874 0,均具较高的遗传多态性;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放流、野生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较低。本研究表明山东近海大泷六线鱼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遗传结构未存在显著的群体分化。
【关键词】大泷六线鱼 线粒体控制区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增殖放流
【基金】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大泷六线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和跟踪监测”项目(YYJZHC201921301350021)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