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生长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在选育群体中的验证
2020-06-09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大宗淡水鱼类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要】生长性状是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的重要经济性状,利用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与育种相结合的手段,可以大大加速育种进程。对草鱼生长性状的前期研究中,采用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的方法,在1号连锁群中发现了2个与生长相关的QTL。该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该2个QTL侧翼的2对微卫星标记(分别为CID391_2、CID1512、CID973_1和CID254_1),对长江草鱼选育群体的480个体进行分析,以期基于草鱼QTL定位结果,对草鱼生长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在选育群体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①4个微卫星标记在该群体中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其中各位点观测等位基因数(N_(a))为12 ~ 2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4 ~ 12个,观测杂合度(H_(o))为0.607 ~ 0.904,期望杂合度(H_(e))为0.751 ~ 0.902;②利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对4个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与选育草鱼群体的生长性状(体质量和体长)进行关联分析,发现CID391_2在雌性个体中各基因型与体质量和体长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在雄性个体中各基因型与体质量和体长之间差异显著,CID1512、CID973_1和CID254_1在雌性或雄性个体中,各基因型与体质量和体长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该研究对草鱼生长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在选育群体中进行了验证,并将为进一步开展草鱼生长性状QTL定位研究,和开展基于QTL结果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的实践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草鱼 生长性状 多态性 关联分析 微卫星
【基金】China Agriculture Research system(CARS-45-03);; Shanghai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enter for Promoting Ability(19DZ2284300)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