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与水环境变化的关联分析
2020-06-05分类号:X52
【部门】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摘要】基于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水环境数据,以水污染排放总量、排放结构、排放时空变化表征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综合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部门、污染地区与水环境变化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①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污染等标排放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TN是洱海流域主要污染物。②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面源污染,其中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平均占比达53.17%,是流域主要污染部门。③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等标污染排放量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差异缩小,高排污区集中分布在海北地区,与2007年相比,2017年高、低排污乡镇均有所减少。④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各污染部门与洱海水质变化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关联度总体呈“阶段性波动”特征。⑤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各乡镇污染排放与洱海水质变化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关联度最强的三个乡镇为:上关镇、湾桥镇、海东镇。据此,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水污染“结构减排”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 等标污染负荷、灰色关联分析 洱海流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79);;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2013ZX07105-005-04)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