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AFLP分析的乌江四川裂腹鱼种群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2020-06-05分类号:S917.4

【作者】安丹丹  代应贵  邹习俊  
【部门】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特种水产研究所  
【摘要】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以筛选出的7对引物,对采自贵州乌江的30尾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lzovi)遗传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用7对引物获得的扩增片段数为5~73,扩增片段长度范围为69~500 bp,共计检出扩增位点856个。其中,多态位点796个,占扩增总位点数的92.99%。该种群含有30个基因型,其观测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e))、Nei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1.9336、1.3388、0.2122和0.3387。个体之间遗传距离为0.1691~0.5319,平均为0.3068。根据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和NJ法得到了拓扑结构相似的30个个体的系统树,该系统树由2个分支组成。其中,个体1为一个分支,而其余29个个体聚为另一个分支。乌江四川裂腹鱼种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受水电站建坝、河流污染和酷渔滥捕的影响,该种群分布区已缩小,种群数量减少,处于生态受威胁状态,需要开展对乌江四川裂腹鱼种群及种质资源的保护。
【关键词】乌江  四川裂腹鱼  种群  AFLP  遗传多样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189; 30960297)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