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金融业利润过高了吗——基于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分析与实证证据

2020-06-05分类号:F832

【作者】文书洋  牟爽  刘锡良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近年来,关于金融业高利润的争论颇多,中国金融业的利润是否过高?学界尚无评价标准。本文从文献和经济现象出发,提出判断金融业利润是否过高的关键是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中,金融资本在各行业间的择优投资行为,以及资本的不完全流动,共同导致了金融业的高利润。金融业参与实体产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帮助实体产业提高价值创造效率,并分享利润,但如果分享的份额过高,则会影响产业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发展。2007年至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表明,中国金融业的利润占比与经济增长速度呈显著负相关,金融业分享的利润过高,已经达到了损害经济增长的程度。健全金融行业内部的竞争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关注产业发展、重视长远利益,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金融业利润  经济发展  过度金融化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