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测度及其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2020-06-03分类号:F299.21;F224

【作者】李雪涛  吴清扬  
【部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以中国289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单元,制定适用于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基于熵值赋权法测算289个地级城市的人口-生态-社会-经济-土地五重及综合城镇化强度,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五重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阶段。结果表明:生态与人口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经济与社会城镇化处于并轨状态。东部其他类型城镇化水平最高,西部与东北社会、土地城镇化较低,中部人口城镇化较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东莞、天津、南京、厦门、武汉城镇化强度位居中国前十位。中国城镇化3D空间趋势呈由西向东、由北向南上升态势,2D城镇化高值区呈条带状、片状、点状格局分布形态。除北京与上海城镇化处于协调状态,其余均为失调类型,省会、副省级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强于其所在省份的地级市,综合城镇化强度与其协调发展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以省会城市为主导引领五重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度的高值发展格局态势凸显,仅东部沿海地域串联成片,其他地区呈孤立分散的高值点分布,辐射范围狭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协调发展阶段  熵值赋权法  3D与2D空间格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7YJAZH101);;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zd042);;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重点项目(19wdjd003)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