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E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2020-06-03分类号:X171.1;F301.2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提供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京津冀地区2017年—2019年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解译出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类型,由此发现三年内林地、耕地、草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耕地转向林地、草地;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导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值从2017年的3 91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 013.99亿元,其中林地面积的变化起主要作用,而未利用地贡献最低;ESV对三地的生态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对ESV的影响较小,结果具有可靠性. 研究表明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生态服务有所提高,但应当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对林地、草地、水域的保护,推进集约用地,合理开发未利用地.
【关键词】谷歌地球引擎(GEE)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 土地利用变化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503500);; 中央高校自主科研项目(CCNU30106190454);; 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ZRZYBWD201909)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