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原管理制度演变及社区治理机制创新
2020-06-03分类号:F323.212;D669.3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和减少草地退化,我国先后采取草地承包、草地围栏、生态补奖和鼓励草地流转等草地管理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抑制我国草地持续退化的趋势。在新形势下,探索新的草地管理制度解决草原退化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系统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草地管理制度和政策演变的规律,分析了现有草地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基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和实地调查数据和典型案例,文章探讨了社区自主治理机制在我国草地管理中的可行性,为我国解决草地生态治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草地承包责任制 草原生态 草地流转 社区治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地流转合约选择的机制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673290);; 中国工程院项目“农区草牧业发展潜力和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XZ-29)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