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河南省淅川县岩溶区不同恢复年限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特征

2020-06-03分类号:S718.5

【作者】王磊  崔明  周梦玲  赵晓东  闫伟鹏  武建宏  刘玉国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河南省淅川县林业局  
【摘要】【目的】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岩溶区不同恢复年限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与结构特征,了解岩溶区植被现状,为区域植被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淅川县岩溶区6种林龄(20、28、35、40、53、70 a)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按照森林群落调查方法调查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计算群落物种重要值、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和群落相似系数。【结果】在18个固定样地10 800 m2区域内,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63种,隶属40科58属;随着恢复年限增加,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增加的物种多为单科单属单种。各个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恢复年限增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总体表现为缓慢上升;乔木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P5样地(恢复时间53 a)最大,P1样地(恢复时间20 a)最小;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缓慢上升。Jaccard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限的样地间为极不相似水平,物种组成差异性较高;除密度外,群落平均高度、盖度、胸径等结构在恢复20和70 a以上存在显著差异(P
【关键词】生态水文学  岩溶  天然次生林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群落相似性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2500,2017YFC0502504);; 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库区石漠化治理效益监测(2017-07)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