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野生蝉虫草的鉴定及其胞内和胞外多糖抗肝癌活性比较
2020-06-01分类号:R284;R285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目的]对1株野外采集的蝉虫草进行分离和鉴定,分析比较其发酵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及多糖的组成。[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供试菌株进行鉴定;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比较供试菌株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活性以及对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比较分析2种多糖的成分及分子质量分布。[结果]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供试菌株为蝉虫草Cordyceps cicadae;其胞内和胞外多糖均可极显著抑制HepG-2细胞活性(P250.0 ku)分布占比明显高于胞外多糖。[结论]野生蝉虫草菌株发酵所产胞外多糖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较胞内多糖强,二者在单糖组成和分子质量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蝉虫草 分离与鉴定 胞内胞外多糖 抗肝癌活性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400200);; 福建农林大学现代种业工程研究院建设经费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