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及关键因素判别
2020-06-01分类号:F299.27;X321
【部门】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以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选取2007—2017年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相关统计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二者耦合效应中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逐年上升,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波动上升,二者间的相对发展状态由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逐步转为城镇化发展相对超前。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由初期的失调发展,经过渡发展最终转为协调发展。其中新型城镇化指标中的人均GDP,生态环境指标中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及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基金】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核算与应用分析”(G2018001);;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森林转型的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驱动机理与转型路径研究”(17GLB012)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