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下形成的深海菌膜对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的影响
2020-05-29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中心
【摘要】为探讨深海细菌生物被膜对温度的适应性及对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的影响,分别在4 ℃、18 ℃、25 ℃、37 ℃条件下培养生物被膜,调查温度对细菌密度、膜厚和胞外产物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被膜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4个温度条件下产生的生物被膜均可有效促进幼虫变态发育。其中,深海菌株Virgibacillus sp. 1在18 ℃时生物被膜的变态诱导活性最高(35%),且α胞外多糖含量较高,诱导活性与温度和细菌密度均显著相关;同时温度与其细菌密度和膜厚均显著相关。2株深海假交替单胞菌诱导活性与细菌密度均显著相关,温度仅影响Pseudoalteromonas sp. 33细菌密度。研究表明,3株深海细菌均有很好的温度适应性,且都能形成生物被膜;温度变化导致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改变,最终影响其对幼虫的诱导效果。
【关键词】厚壳贻贝 深海细菌 幼虫变态 生物被膜 温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159,41476131);;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402)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