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双岛湾海域海草分布及其生态特征
2020-05-28分类号:Q948.8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海草床是地球生物圈高产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2016年8月,现场调查并分析了山东省威海市双岛湾海域的海草资源及其生态特征,发现分布面积为442.19 ha的海草床,种类为鳗草(Zostera marina)和红纤维虾形草(Phyllospadix iwatensis)2种。鳗草的分布面积约为434.46 ha,占总面积的98.3%,主要分布在双岛湾中部东侧以及海参池,其平均植株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4.2±9.2) shoots/m~(2)和(337.7±17.5) g DW/m~(2)。红纤维虾形草的分布面积约为7.73 ha,占总面积的1.7%,主要分布在双岛湾湾口东侧及向东约3 km的近岸礁石浅水区,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其平均植株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89.1±17.1) shoots/m~(2)和(605.9±18.1) g DW/m~(2)。双岛湾海草床平均水深约为1.6 m,鳗草草床底质坚硬,平均底质粒径约为(4.3±0.2) mm。调查表明,双岛湾海草床受到陆源污染物排放、围海养殖和捕捞作业等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提出了保护双岛湾海草床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海草床现有资源提供数据补充。
【关键词】海草床 海草种类 分布面积 生态特征 双岛湾
【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110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1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61031、201822021)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