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乡村工业用地转型

2020-05-26分类号:F301.2

【作者】徐梦瑶  张正峰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以京津冀地区样带为研究区域,基于乡村工业用地转型的理论分析,通过横向比较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探究乡村工业用地转型规律,并总结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下乡村工业用地转型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乡村工业用地显性转型指标值由发达的沿海地区向不发达的内陆地区降低。②乡村工业用地隐性指数以样带中京津地区和邯郸市两个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为高值呈圈层递减的梯度性。③乡村工业用地转型协调区位于发达的北京市和天津市,隐性转型失调区集中分布在京津两市周边的廊坊市和沧州市,显性转型失调区位于样带南部较发达的邯郸市,转型滞后区分布在不发达的邢台市和衡水市。④冷热点探测表明,京津冀地区样带乡村工业用地转型指数的热点(高值区)呈条带状分布,冷点(低值区)呈抱团状分布。⑤样带各区段所处的乡村工业用地转型阶段与样带内各区段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验证了本文所提的理论假设。乡村工业用地转型规律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各地区应结合乡村工业用地转型不同模式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合适路径。
【关键词】乡村工业用地转型  京津冀地区  样带  乡村振兴  乡村企业  土地利用转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4196);;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