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临近重复效应的犯罪热点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北京市抢劫案件为例
2020-05-26分类号:D917.3
【部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信息工程与网络安全学院
【摘要】时空临近重复效应是犯罪活动的一种重要时空特征。为深入研究犯罪热点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论文以北京市内城六区2012—2014年抢劫案件为例,通过核密度估计、时空临近重复计算及定义时空临近重复案件链等方法分析了犯罪热点的案件构成,并从犯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对犯罪热点内的案件特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内城六区的抢劫案件存在有"a""b""c"三个主要的空间热点,并且热点内的大部分案件均具有显著的时空临近重复效应;其中热点"a"位于双井、劲松一带,热点"c"位于南四环大红门桥一带,且2个热点内案件的犯罪人特征在一致性程度上高于环境类特征,表明热点的形成源于犯罪人在热点区域内重复作案的可能性较大;而热点"b"位于东南三环的分钟寺地区,热点内案件的环境类特征在一致性程度上高于犯罪人特征,表明该热点的形成为不同犯罪人在热点区域内集中作案的可能性较高。研究对警务部门开展针对性的犯罪打击和防控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时空临近重复效应 犯罪热点 Simpson指数 案件链 北京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2022);; 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年拔尖人才培养专项资助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19ssky002)~~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