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民生发展的区域差异测度、来源分解与形成机理
2020-05-25分类号:D61
【部门】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城市民生发展指数,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方法首次从空间和结构两个视角考察我国城市民生发展的差异大小及来源,并运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研究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民生发展水平持续向好,但2010年之后民生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民生发展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区域间差异贡献最大,东部区域内差异贡献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差异和生态建设差异是民生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人民生活差异、科技创新差异对民生发展差异的影响均从东向西依次减弱,社会发展差异的作用则依次增强,生态建设差异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突出,经济发展差异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弱;人民生活差异、科技创新差异上升是导致2010年之后民生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丰富了城市民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为揭示我国城市民生发展差异状况、探索协同提升对策提供了重要借鉴经验。
【关键词】城市民生发展指数 空间差异 结构来源 QAP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空间异质性视角下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19BJY087);;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优势学科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经济增长绩效评价及协同提升路径研究”(19BYSJ3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差异分解及协同提升路径研究”(ZR2016GM18)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