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度贝叶斯生物量估算鱼类种群参数:以北部湾二长棘鲷为例
2020-05-22分类号:S931.1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要】渔业数据缺乏是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面临的难题。本文以2006—2018年北部湾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体长频率数据为例,运用一种基于长度频率的贝叶斯生物量估计方法(LBB),估算二长棘鲷的渐近体长(L_(∞))、最适开捕体长(L_(c_opt))、相对自然死亡率(M/k)和相对捕捞死亡率(F/k)等种群参数。结果表明,2006—2018年间北部湾二长棘鲷的渐近体长平均为21.0 cm,最适开捕体长平均为12.6 cm,相对死亡率M/k、F/k、Z/k和开发率E分别为1.49、3.65、5.15和0.67。二长棘鲷的开捕体长和渐近体长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下降趋势,且其生长速度有加快趋势。基于LBB估算的最适开捕体长和开发率与运用独立评估模型估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如果长度频率能代表资源开发阶段的长度组成,使用LBB估算的结果将较好地其反映真实情况。基于LBB的研究方法可为渔业数据缺乏情况下进行渔业资源评估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长棘鲷 种群参数 长度频率 长度贝叶斯生物量 数据缺乏 北部湾
【基金】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201405,2018FY1001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2019HY-JC0203,2019GH02);; 中越北部湾共同渔区渔业资源联合调查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