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
2020-05-19分类号:F127
【部门】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摘要】文章紧扣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框架,构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八大综合经济区作为地域单元,综合测算1996-2017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识别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各子系统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整体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始终未能突破不协调临界线;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协调发展水平较高,且一直处于不协调临界线上方,东部沿海经济区从2014年开始处于较为协调阶段,其余经济区始终处于不协调阶段;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公共服务系统协调的影响程度次之但显著为负,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系统协调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据此,提出要通过强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区域公共服务质量以及推动区域开放合作交流来促进新时代我国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区域协调发展 测度 八大综合经济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新时代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18VSJ023)
【所属期刊栏目】华东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