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四种饵料的营养评价及其在凡纳滨对虾选育保种中间养成阶段的投喂效果分析

2020-05-19分类号:S968.22

【作者】冀德伟  张敏  闫茂仓  柴雪良  胡利华  
【部门】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选育保种中间养成阶段(约10 ~40g/尾)的营养需求,以同一全同胞家系的凡纳滨对虾为对象,体质量为(10.30±1.61)g,选择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和双齿围沙蚕(Perineresis aibuhitensis)这4种饵料进行60d的投喂试验,在对4种饵料进行营养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其对对虾生长、成活,以及消化、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4种饵料投喂下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双齿围沙蚕、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虎斑乌贼;(2)人工饲料组对虾肝胰腺中消化相关的α-淀粉酶d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物饵料组(P<0.05),蛋白酶基因表达趋势同α-淀粉酶d4基因相似,双齿围沙蚕组和软颗粒饲料组的胰脂肪酶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虎斑乌贼组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其他饵料组(P<0.05),生物饵料组y~(+)L氨基酸转运载体-2基因表达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P<0.05);(3)虎斑乌贼和双齿围沙蚕的氨基酸营养评价相对较高,而配合饲料和双齿围沙蚕的脂肪组成和含量相对更优。研究发现:双齿围沙蚕的营养价值最高,软颗粒饲料最低;4种试验饵料的投喂效果依次为双齿围沙蚕、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虎斑乌贼;除蛋白酶基因外,其他基因表达同试验饵料的营养组成和投喂效果一致。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选育保种  中间养成  饵料  生长  基因表达
【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5-5);; 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专项(2017F30041);; 浙江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5-5);; 温州市农业新品种选育协作组项目(2019ZX002-01)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