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组织参与、交易成本降低与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基于农地经营权处置的视角
2020-05-19分类号:F321.1;F832.43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
【摘要】在耕地细碎化和信息不对称性的条件下,银行处置农地抵押品时面临的高昂单边交易费用,并严重制约了中国农地抵押贷款的发展。本文理论探讨了第三方组织参与降低农地处置交易费用和提高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内在机理和实践模式;基于中国九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半参数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内生型组织和外生型组织都能够通过信息优势降低处置农地的交易费用,提高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与外生型组织因政策驱动下的间接作用相比,内生型组织在利益驱动下,降低总交易费用的幅度更大。本文建议,应鼓励内生型组织和外生型组织依据比较优势参与到农地抵押贷款的不同环节,实现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的互联;加快建立农地评估体系及产权流转市场,以提高农地可交易性。
【关键词】农地抵押贷款困境 交易费用 外生型组织 内生型组织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农地确权、制度绩效和农村要素市场的协调发展”(批准号:19FGLB05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精准扶贫视角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侧改革研究”(批准号:GD17XYJ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19ZDA1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村土地与相关要素市场培育与改革研究”(批准号:71333004)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