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结果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机制——基于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经验证据
2020-05-18分类号:F239.41
【部门】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摘要】通过选取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的跨国数据,研究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财政审计结果抑制政府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审计结果的及时性、完整性、可理解性和整改回应性等质量,可以发挥信息鉴定作用,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2)财政审计结果可以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向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反馈信息,通过提高立法监督能力和公众参与程度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3)在腐败控制能力较强的国家,财政审计结果可以同时发挥信息鉴定作用和信号传递作用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而在腐败控制能力较弱的国家,财政审计结果通过发挥信息鉴定作用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效果更显著,通过信号传递作用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则受到限制。研究结论对于在当前反腐败呈高压态势的环境下,审计机关坚持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继续全面提高财政审计结果质量,做好向人大汇报和社会公布工作,有效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财政审计结果 预算机会主义行为 国家审计 预算治理 国家治理 政府审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902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2105);;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9041015-5);;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W067);; 山西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QN-2019008)
【所属期刊栏目】审计与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