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MaxEnt模型荔枝在中国的潜在种植区预测

2020-05-18分类号:S667.1

【作者】李宏群  刘晓莉  汪建华  符勇耀  金冬桂  
【部门】长江师范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  
【摘要】荔枝是典型亚热带常绿果树,其果实被称为"水果之王",在国内外水果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荔枝在中国的潜在种植区,为荔枝扩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32个分布点和22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荔枝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检测其主要影响因子及其阈值。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荔枝潜在生境分布的精度高。对预测结果贡献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最干季度降雨量、全年平均温度、最冷月份最低温、温度季节性变化和最暖季度平均温度,其适宜的取值区间分别为60~110 mm、21℃~24℃、7.5℃~14℃、31℃~37℃和28℃~30℃。适宜分布区域主要在四川的东南、重庆的西南、广西的中南部、广东和福建的沿海地区、海南的北部、台湾的西北部及贵州的西北和西南部分等。中度区域是以上这些高分布值区域的向外扩展。同时,云南中南部分地区、西藏靠近印度边界林芝地区及湖北、湖南、江西及安徽的零星地区也进入该分布值。不同省份适宜区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广东>重庆>四川>福建>海南>台湾>云南>贵州;中度适生区依次为云南>广西>四川>广东>贵州>福建>重庆>海南>台湾。以上信息反映出荔枝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同时,除传统广西、四川、广东、福建、海南、台湾和云南外,贵州和重庆等适生区和中度适生区也是扩大种植区域。
【关键词】荔枝  MaxEnt模型  刀切法  潜在种植区  主要影响因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515);; 重庆高校优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KJZH17132);; 重庆科委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cstc2018jcyjAX0557);; 涪陵区科技计划项目(FLKJ,2018BBB3010)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