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植被恢复对红壤侵蚀区土壤铁铝氧化物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0-05-18分类号:S153

【作者】吴敏敏  刘俊第  林雪萍  杨逸伟  方熊  易志刚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环境健康与调控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摘要】采集了福建长汀红壤侵蚀区5个植被恢复阶段(裸地,马尾松恢复5、15、30年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的土壤,分析了这些土壤的理化性质及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土壤非晶形铁铝氧化物(Fe_o、Al_o)、游离结晶态铁铝氧化物(Fe_d、Al_d)和络合态铁铝氧化物(Fe_s、Al_s)含量均逐渐增多.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表现为天然次生林>马尾松恢复30年人工林>马尾松恢复15年人工林>马尾松恢复5年人工林>裸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多.随着铁铝氧化物含量的升高,土壤pH呈降低趋势,土壤养分呈增加趋势;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游离结晶态和络合态铁铝氧化物可能比非晶形铁铝氧化物更有助于土壤养分的累积.
【关键词】红壤侵蚀区  植被恢复  铁铝氧化物  土壤养分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01735,2018J01621);;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70169)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