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城市规模与制造业效率
2020-05-15分类号:F719;F299.27;F427
【部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杂志社
【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产业创新和竞争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从质量(效率)和数量(集聚)两方面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重点考察城市规模对这种影响的调节效应。基于2012—2016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虽然在整体上,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提升与集聚程度的增加对制造业效率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所在城市的规模,即城市需达到一定的门槛规模才能促使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形成更加有效的产业关联,目前多数城市都未同时达到引发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和数量发展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显著积极效应的门槛值。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效率 集聚 城市规模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产业升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19BJL09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高等教育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测度与优化对策”(CFA150151);;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陕西工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研究”(2018D30)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