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光合作用的影响

2020-05-15分类号:X53;X172

【作者】马晓东  李霞  刘俊祥  翟飞飞  孙振元  韩蕾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目的】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是一种更高效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修复策略,但由于该策略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其在土壤修复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仍存有疑问。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影响根系分泌物的释放水平,进而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中PAHs的降解。基于此,我们研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设置了PAHs污染土壤的盆栽修复实验,以蒿柳做为植物修复材料,选取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做为蒿柳的光合生理指标,探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蒿柳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蒿柳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F_v/F_0)等指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降低了叶片的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非光化学淬灭(NPQ)和光化学淬灭(qP)参数。不同的接种方法能改变G_s、T_r的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此外蒿柳-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显著提高了土壤菲(PHE)、芘(PYR)的去除率。【结论】PAHs污染土壤中,白腐真菌能提高蒿柳的光合能力和蒸腾效率,促进土壤PHE和PYR的去除,这对揭示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的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蒿柳  白腐真菌  光合作用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8ZB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533)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