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分析
2020-05-14分类号:F832.51;F275
【部门】北海职业学院
【摘要】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均于2012年取消了"扣非后净利润为正"的摘星利润指标,此举被社会舆论认为是监管机构为大量劣质实体通过非经常性盈余管理实现摘星保壳提供了条件。事实是否如此?本文对沪深A股市场2014—2017年摘星公司的长期业绩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三个典型案例分析发现,*ST上市实体运用非经常性盈余管理实现摘星后其主营业能力、盈利能力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最后本文就证券市场有效退出机制的形成与*ST指标体系的完善提出几条保障措施。
【关键词】摘星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退市风险警示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财会通讯
文献传递